產品詳情
油管頭是油氣井井口裝置的核心部件之一,主要用于懸掛油管柱、密封油管與套管的環形空間,并為采油樹提供安裝基礎。以下是其詳細解析:
油管頭通常為鋼制圓柱形或四通結構,由油管頭本體、油管懸掛器、法蘭接口、側出口及密封組件等組成。其典型外觀特點包括:
- 本體結構:主體為厚重的金屬四通(或類似形狀),上下兩端分別通過法蘭或螺紋與套管頭和采油樹連接。頂部設有45 度承重肩和直型碗口,用于支撐油管懸掛器并承受油管柱的重量。
- 連接方式:
- 法蘭連接:頂部和底部通常采用 API 標準法蘭(如 6B 型或 6BX 型),壓力等級覆蓋 14MPa 至 140MPa(2000PSI 至 20000PSI),配套使用 R 型、RX 型或 BX 型鋼圈密封。
- 螺紋或焊接:部分型號底部采用螺紋或焊接直接連接生產套管,簡化安裝流程。
- 側出口設計:四通體兩側通常設有兩個側出口,用于連接套管閘門、注脂管線或壓力監測設備,可實現注平衡液、洗井、壓力測試等功能。
- 密封組件:
- 橡膠密封:如 O 形圈、BT 形橡膠密封圈等,用于隔離油管與套管的環形空間。
- 金屬復合密封:部分高壓或抗硫環境采用金屬與橡膠組合密封,增強可靠性。

油管頭的核心功能通過懸掛支撐和多重密封實現:
- 懸掛油管柱:油管懸掛器插入油管頭頂部的碗口內,其肩部坐落在 45 度承重肩上,將油管柱的重量傳遞至油管頭本體,由套管頭支撐。部分懸掛器采用卡瓦結構,通過機械咬合增強固定效果。
- 密封環形空間:
- 上密封:油管懸掛器與油管頭本體之間通過 O 形圈、矩形夾布橡膠密封圈等實現密封,防止油氣從油管與套管的環形空間泄漏。
- 下密封:油管頭與套管頭之間采用 BT 形橡膠密封圈或金屬密封環,配合注脂閥注入高壓密封脂,形成動態密封。
- 壓力自緊密封:部分高壓油管頭采用 BX 型鋼圈,利用內部壓力擠壓鋼圈實現自緊密封,適用于 70MPa 以上工況。
- 壓力控制與測試:側出口可連接壓力傳感器或閥門,實時監測環空壓力。通過注脂閥注入密封脂可修復輕微泄漏,通過試壓孔可測試整個井口的密封性。
- 懸掛油管柱:承受油管柱的全部重量,確保其在井下穩定懸掛,避免因重力導致的管柱變形或脫落。
- 密封環空:隔離油管與套管之間的環形空間,防止油氣竄漏至其他層位或地面,同時為環空測試、注液等作業提供通道。
- 支撐采油樹:作為采油樹的安裝基礎,承受采油樹的重量及操作壓力,并傳遞至套管頭和地層。
- 輔助作業功能:
- 分層開采:雙油管頭可同時懸掛兩根油管,實現兩個油層的獨立開采。
- 壓力控制:通過側出口連接閥門,控制環空壓力,支持壓井、酸化、壓裂等增產措施。
- 安全監測:集成壓力顯示機構或傳感器,實時監控井下壓力變化,預防井噴風險。
- 材料選擇:油管頭本體及懸掛器通常采用合金鋼(如 API 6A 標準的 AA 級至 FF 級材料),抗硫環境需使用抗硫鋼(如 C90、T95 鋼級),并通過硫化物應力開裂(SSC)測試。
- 制造標準:嚴格遵循 API Spec 6A《井口和采油樹設備規范》,確保壓力等級、密封性能及抗腐蝕能力符合國際標準。部分特殊工況(如深?;蚋邷兀┬桀~外滿足 ISO 13628-4 等規范。
- 套管頭:位于油管頭下方,主要懸掛套管柱并密封套管間的環空,不直接接觸油管。
- 采油樹:安裝在油管頭上方,由閥門、節流器等組成,用于控制油氣流動和生產參數。
- 油管頭與套管頭的協同:油管頭通過底部法蘭與套管頭連接,形成完整的井口壓力密封體系,共同支撐整個井控系統。
油管頭廣泛應用于各類油氣井,包括:
- 自噴井:直接懸掛油管,通過采油樹控制油氣產量。
- 人工舉升井(如電潛泵、氣舉井):集成電纜密封裝置或氣舉管線接口,適配特殊生產需求。
- 高壓 / 高含硫氣井:采用抗硫材料和金屬密封,應對極端工況。
- 海上平臺:緊湊設計的整體式油管頭可節省空間,同時滿足高壓作業要求。
通過以上設計,油管頭在油氣開采中扮演著 “承上啟下” 的關鍵角色,其可靠性直接影響井控安全和生產效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