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品詳情
整體結構:
套管頭通常為
紅色鍛鋼殼體(防腐且醒目),呈 “四通” 狀 —— 中心是垂直筒狀主體,兩側對稱分布水平側出口(側孔),頂部和底部分別設法蘭或螺紋接口(連接防噴器、采油樹或套管柱)。例如圖中紅色設備,中心主筒粗壯,左右各延伸出帶閥門的側管,表面布滿螺栓孔與防腐涂層。
核心部件:
- 套管懸掛器:位于主筒內部,呈階梯狀或卡瓦形,用于承載內層套管重量;
- 密封組件:包括橡膠 O 型圈、金屬密封環(如 BT 形、燕尾形),鑲嵌在主筒與懸掛器的配合面;
- 側口閥門:多為平板閥或截止閥,控制側孔通斷,可接壓力表或管線;
- 頂絲與防磨套:頂絲用于鎖定懸掛器或防磨套,防磨套保護密封面免受鉆井工具刮擦。

套管頭的核心作用是懸掛套管 + 密封環空 + 連接設備,具體機制如下:
套管懸掛與承重:
內層套管(技術套管 / 油層套管)通過
懸掛器(卡瓦式或芯軸式)坐掛在套管頭主筒的臺階上,利用套管自身重量實現金屬與金屬的剛性密封;芯軸式懸掛器還可通過螺紋直接與套管連接,無需切割套管。
環空密封機制:
- 橡膠密封:向注脂閥注入高壓密封脂,使 BT 形、O 型等橡膠圈膨脹,填充主筒與懸掛器之間的間隙;
- 金屬密封:上法蘭壓縮金屬調節環,或頂絲推動錐面使金屬密封環變形,實現 “金屬 - 金屬” 二次密封,確保高壓下無泄漏。
側口功能:
側孔通過閥門控制,可釋放環空壓力、泵入壓井液 / 水泥,或連接壓力表監控壓力。
套管頭是油氣井井口的 “核心連接件”,主要用途包括:
結構支撐與連接:
- 懸掛除表層套管外的所有內層套管重量(通過懸掛器傳遞載荷);
- 連接防噴器、采油樹、油管頭等設備,形成完整的井口控制體系。
壓力控制與密封:
- 密封各層套管之間的環形空間,防止高壓油氣泄漏;
- 監控環空壓力,通過側口釋放或注入流體(如壓井液、平衡液)。
應急與特殊作業:
- 固井質量不佳時,從側孔補注水泥;
- 酸化壓裂時注入壓力平衡液;
- 緊急情況下泵入滅火劑或壓井液,防止井噴。
(注:不同型號的套管頭(如單級 / 雙級)在結構細節上略有差異,但核心原理與用途一致。)